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读后感-大学之路

读后感-大学之路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21-02-27 11:00:00 | 移动端:读后感-大学之路

读后感-大学之路

  最近拜读了吴军博士的一本书《大学之路》。吴军博士于清华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毕业,后任职于谷歌和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书中提到一个观点:人生是场马拉松,拿到一所名牌大学的烫金毕业证书,不过是在马拉松赛跑中取得了一个还不错的站位而已,人生——这所真正的大学——路途才刚刚开始。看过马拉松的人都知道,在起跑的那一瞬间道路是很拥挤的,但是当1/4赛程过去之后,选手们彼此的距离就拉开了,在起跑时占得的那一点便宜到这时早已荡然无存了。很多中国的家长都在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想方设法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尽可能地抢位子。但其实,成功的路并不想想象的那么拥挤,在人生的马拉松长路上,绝大部分人跑不到一半就主动退下来了。到后来。到后来,剩下的少数人不是嫌竞争对手太多,而是发愁怎样找一个同伴陪自己一同跑下去。因此,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笑到最后的人是一辈子接受教育的人。

读后感-大学之路

  作者还提到父母到中年还在一起学习的家庭氛围对孩子影响很大,作者和弟弟都是读到拿到美国名校博士学位的人。因为所谓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说法是很假的,如果说有起跑线,那也就是父母让自身努力而达至的高度,父母不断学习的态度,在言传身教中的影响,甚至决定了孩子最终所能取得的成就。

  作者提到,在耶鲁大学,学生一半的时间都花在了课外活动中,因为这些看似很考试无关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各种优秀品质,比如拼搏精神、团队精神、领导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事实上,如果在哈佛和耶鲁没有学到这些内容,就失去了在那里学习的意义。我也走访了很多中国的一流工科大学,发现学生有90%的时间都用在学习很准备考试上。这样固然可以得到很好的专业训练,却让年轻人在一生最宝贵的时间里失去了培养优秀品质和综合能力的机会。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情绪控制能力是一个人学习阶段应该努力培养的最高目标,在我读研究生的过程中,越来越发现面对困难时平和的心态、坚韧的斗志、与他人融洽的协作是更更可贵的能力,而大学中所学的东西常常因为缺乏实战应用的环境而让学习过程变的甚为枯燥,如果“学伤了”,那真是得不偿失。所以,我认为一个人从小就应该着重培养那些关键能力,专业的知识学习也应该早早让孩子接触这些应用场景,学有所需,学以致用,学习的过程可以生动许多。一所大学能否让学生生活得开心,并且因此而激发出学生一辈子的学习的热情,是衡量一所大学好坏的重要标准。从十七八岁到二十四五岁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因此大学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要让一个年轻人过好这四五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里都能受益于这一段生活。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在大学里“学伤了”,或者对人生产生了负面的看法,则是大学教育的失败。

  对于当年潘石屹捐给哈佛大学1500万美金的事件,当年我觉得嗤之以鼻,结果看了这部书以后,对这件事有了更加深刻清醒的认识。

  捐了钱,子女可以读哈佛,对子女的教育,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这个不是能用金钱衡量的

  这笔钱是为了中国大陆的学生以后读哈弗的奖学金,对以后中国大陆学生进入哈弗,提供了非常好的物质条件,同时也能扩大亚裔在哈弗的影响力,虽然每年哈弗收到的捐赠是40-50亿美金

  提高亚裔的比例,只有亚裔的成功人士不停地回馈美国的大学,美国的大学才能增加亚裔的招收比例。中国大陆每年进哈弗的都是个位数,类似于2016年只有2个,所以,千万不要觉得只要成绩好就可以进哈佛,其实远远不是

  最后,哈佛大学的招生规则:

  哈佛培养学生是一种投资,需要一个结果,需要效率。所以,外国政要,亿万富翁的孩子更容易进哈弗,因为想比普通孩子,那些孩子更容易取得成功

  慷慨捐赠的人,子女更容易进哈佛。比如,川普的女婿,贾里德库什纳,高中老师都说他成绩差,结果他老爸给哈佛捐了250万美金,结果他成功上了哈佛。所以潘石屹其实捐多了

  学校教师及教职工的子女以及校友的子女,更容易上哈佛。因为哈佛认为这是一个圈层文化,让以外的人不容易进来,里面的人获得更多的资源及优势。比如奥巴马的父亲是肯尼亚哈佛的第一个毕业生,比如我们之前看到的哈佛女生刘亦婷,其实她能进哈佛最核心的是一个哈佛毕业生在成都七中任教,然后写了推荐信,否则她根本进不了哈佛。

  亚裔录取比例本来就少,只有15%,而且还要跟美国国内的竞争,所以大陆的录取率更加低。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读后感-大学之路》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814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