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末,刘书记推荐给我一套《南渡北归》,兴冲冲抱回家。正巧老爸打电话,我便告诉他自己得到了一套好书,谁知他说自己已经看完了,并感叹了一句:那个时期的学者、教育家真的太难了!这更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想要尽快读完。但阅读的过程是艰难的,几度哽咽、泪眼婆娑。今夜除夕,抬望眼万家灯火,一派祥和,我终于读完《南渡北归之南渡》的最后一句——相忘于江湖,无可自拔地陷入沉思当中。
《南渡北归》一共三部:《南渡》、《北归》和《离别》,该书系首部全景再现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与民族精英在民族危亡、颠沛流离的艰难岁月里,不屈不挠的学术追求和坚定不移的爱国情操。
整部书以七七事变“烽火照京都”开篇,一个个学术性的研究机构就是在抗日的时代大背景下成立、迁徙、苦苦运转,一名名救亡图存的知识分子就是在战火连天的危亡时刻求学、成长、苦苦求索,一位位贡献卓绝的大师就是在喧嚣迷乱的世景中不忘本心,留下了流传千古的佳话、旷世惊人的宏篇。
掩卷长思,感触最深的是那一代人的信仰。大师云集清华园,王国维作为“甲骨学的鼻祖和新史学的开山”,最终却投身一跃凊华园昆明湖“自殉文化″,是不忍见到即将衰亡的中国文化那令人心酸的悲怆结局。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领导者,清华国学硏究院的"四大导师”之一,也是建筑学家梁思成、历史学家梁思永的父亲。他永远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为子女们苦心选择今后所走的道路,只是为了民族复兴;在自己的好肾被协和医院切除后,不仅不予追究,反而为了西医在中国的发展而发文为其开脱。—代大师的陨落,阐释了“师魂″的博大,正是因为许多大师的“舍小我,为大家,为民族”才唤醒了蒙昧的国人,拯救了垂死的中华!
那个年代的留学生,没有一个人想在国外长久地呆下去。他们心中装满的是科学救国、振兴民族的理想与抱负。在他们回国后选择职业的时候,也没有人会考虑到地域、薪资、职称的问题。那一代留学回国的知识分子的高尚品格让我明白了,简单而执着的人在任何逆境中都有充实的人生。
国破家亡之际,这些把自己的研究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流亡知识分子,更是令人心生敬佩。1937年日军攻占北平城,陈寅恪逃出城时,不带金银细软,却带了满满一汽车的书籍、手稿;而后辗转于多地,都不曾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抛弃。清华教授赵忠尧历尽艰难险阻将50毫克放射性镭带回国,又在北平陷落之时冒着生命危险潜回清华园,一路风餐露宿几乎丢掉了所有的行李,只有藏着镭的咸菜坛子与他形影不离。抗战期间,梁思成家为躲避战火而长途奔袭,即便再拮据、再疲惫,梁思成也始终把调查中国古建筑时留下的数以千计的照片、实测草图和记录完好无损地带在身边。
在日寇的轰炸之下,知识分子心忧国难,将课堂搬到树林山沟,延续文化的薪火,坚持学术的追求。在本书中我了解了西南联大,理解了“刚毅坚卓”的联大校训。那在战火纷飞当中成立起来的联合大学,简陋地堆砌在断墙残瓦之上。炮火连天,它曾几度搬迁,从长沙到昆明,再到蒙自,辗转坐落于西南边陲。它没有大楼,没有亮堂的教室,也没有散发着墨香的图书馆,有的只是茅草屋、铁皮房,还有拥挤的宿舍;有的只是忧国忧民、发奋苦读只为救亡图存的青年学子,一个个英姿飒爽、不甘沉沦;有的只是诲人不倦、辛勤备课只愿为华夏造就更多学界精英的教授,一个个明达聪慧、不畏艰辛。时局的动荡和生活的艰辛永远磨灭不了知识分子的志气,永远侵蚀不了联大教授的“师魂”!体会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的艰辛岁月,我怀想着过去不会上网查资料而是视书如命的日子,如今的我们哪有他们当年的苦读经历,哪及他们当年的刚毅坚卓!自思应倍感珍惜,与知识苦恋,无愧“灵魂”,无愧“师魂”!
中国遭逢劫难,大师们仍能于红尘喧嚣、世景迷乱当中保守心中的一方净土,让灵魂飞扬,让精神永驻。西南联大纪念碑碑文上写道:“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在日军无情的铁蹄践踏下,在隆隆炮火的逼赶下,南渡的知识分子发岀了声声振聋发聩的悲鸣,谱写了一曲曲壮哉人心的赞歌。那个时代在知识分子救亡图存中熠熠放光,在中华儿女齐心抗战的推动下滚滚向前。一去不返的时代留下的璀璨印记,我在《南渡北归》中寻了,明了。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