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到,就说不想要。你心里也住着这样一只狐狸吗?
伊索寓言中那个《狐狸与葡萄》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过。有一只口渴的狐狸,正好路过果园,极其垂涎于其中熟透了的葡萄,于是走到葡萄架下,反复跳起来采摘,但尝试了好几次都无法摘到。最终,它决定放弃。离开的时候,他还心安理得地说:“葡萄还没有成熟,我敢肯定它是酸的。”然后去寻找其他食物去了。
这就是典型的“酸葡萄心理”,这本书的全名是《酸葡萄效应:为什么总有人莫名其妙地讨厌你》,这本书里的小章节都很简练,每一节大概只有两三页,只是蜻蜓点水般地表达了一些观点,虽然着实欠缺了点力道,不过也并不妨碍从中获得一些共鸣。
你也爱吃酸葡萄吗?
读完整本书,我认为“酸葡萄心理”大致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1)对于自己没有得到的东西示以贬义;(2)对于比自己拥有更多的人怀有“敌意”。
首先,对于自己没有得到的东西示以贬义,我们多少都曾有过。其实人往往是先作出了选择,然后才找到了理由。毕业之后选择留在大城市的,即使平日里彷徨迷茫,回老家时也会壮志凌云地说,小城市还是少了些眼界和机会;毕业之后选择回小城市的,即使平日里感到蹉跎,老同学聚会时也会云淡风轻地说,大城市根本无法诠释岁月静好的美妙。选择了朝九晚五的人会劝自己“996”是令人窒息的,选择了“996”的人会劝自己朝九晚五是寡淡无味的,这些其实都是“酸葡萄心理”的体现。
所以我们常常说,人生没有对错,只是不同的选择。我的理解是,也许生活就像一个圈,我们总能竭力把它圆回来。很多路,不是因为合理才走的,而是因为走了,它才显得合理了起来。
其次,对于比自己拥有更多的人怀有“敌意”这一点,我们就更不陌生了。最常见的就是嫉妒。嫉妒是有界线感的,我们通常不会嫉妒自己根本就不认识的人,不论他们有多么优秀。但我们有时会不由自主地嫉妒自己身边的朋友。这是因为,人们一般会认为,既然拥有相似的生活背景、教育背景、社会阶层,那我们应该拥有不相上下的成就水平,一旦这种心理平衡被打破,嫉妒可能就会悄然生长。
不过,对于不认识而又很优秀的人,我们虽然不会嫉妒,但是又极有可能会幸灾乐祸。想一想,在微博上,明星秀恩爱的的热度远远赶不上明星出轨的热度,现世安稳根本掀不起什么波澜,吃瓜群众最想看的还是“狂风暴雨”。那些明星人设崩塌的瞬间,也就是有些“正义守护者”站上道德制高点的光辉瞬间,明明毫无瓜葛,冷嘲热讽地吃起瓜来却投入至极。
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果一个人事业成功,我们可能会假想,那他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陪家人孩子;如果一个人家庭和睦,我们又会推测,这个人估计事业平平。即使我们不太愿意承认,但在内心深处,人类总有那么点若隐若现、出乎意料的暗黑心理。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都不希望别人遭遇重大的不幸,我们希望大家都过得挺好,但又不希望这种好到达一种完美无瑕的境地,不然自己的小烦恼好像就无处安置了(写到这里突然觉得心里有点毛毛的)。
嗯,这大概就是酸酸的味道吧。
酸葡萄从何处萌芽?
为什么我们会“酸”呢?书中也给出了一些证据提示。
首先,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菲斯汀格提出了社会比较理论,即人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想要了解自己的能力、地位如何,想知道自己的想法正确与否。换言之,人类有“自我评价的欲求”,而一个人只有在社会中,通过与他人进行比较,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和他人。
尤其在一些没有固定标准的情况下,我们会习惯性地去求助于“社会比较”。同学结婚不知道随多少礼金合适,我们就会问问一起参加婚礼的小伙伴随多少;刚入职场的小白不知道早上提前多久到办公室合适,就会看看其他同事大概是提前多久到。总之,通过比较把自己的行为放在一个合适的区间内,是我们获取社交安全感的重要手段。但也正是这样的社会比较,会让一些稀疏平常的事情变得复杂起来。明明自己考的90分已经挺好了,但是看到同桌考了95分,就会突然觉得自己的90分黯然失色了。
其次,心理学家泰瑟提出来的“自我评价维护理论”也为“酸葡萄心理”提供了解释。该理论认为,个人的自我概念会因为别人的行为而受到威胁,威胁的程度则取决于对方与我们的亲密度以及该行为对我们而言的重要性与相关性。
基于这一理论,泰森归纳出了两种心理过程,一种是反映过程,一种是比较过程。反映过程是指,如果与自己并不熟识的朋友在某一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那么我们会努力在主观上让自己以及别人觉得,这位朋友和自己关系还不错,以此提升自己的自我评价。比较过程是指,当比较亲近的朋友事业成功,而反观自己却平平淡淡时,自我评价随之降低;而当他们工作不顺或家庭不幸时,即使自己只是平平淡淡,但自我评价也会随之上升。可见,人们在维持或提升自我评价这一点上有着强烈的动机。也正是因为如此,“酸”显得如此本能。
最后,我们还可以有另一种思路:“酸葡萄心理”既是一种攻击,也是一种防御。一方面,它其实是一种当自尊水平受到威胁,但因为实力上有悬殊,在实际行为上无法作出反击,于是从心理层面对别人发起攻击的表现,比如诋毁、排斥。我们时常会看到一些身上戾气很重、攻击性很强的人,看谁都不顺眼,见谁怼谁,这其实是一种“敌意归因偏差”,即将对方的动机或意图视为有敌意的倾向,对他人的行为给予过度的敌意判断,这种归因方式也比较容易引发嫉妒心理,将别人正常的情绪表达视为炫耀或者是对自己的嘲笑等。
另一方面,当我们面临(自尊)威胁时,为了解除内心的不安和挫折感,我们会编造一些“理由”来自我安慰。比如说,当我们眼红而又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的时候,就会觉得别人所取得的成就只是得益于运势,自己只是苦于没有同样的运气而已。以此来消除紧张,减轻压力,使自己从不满、不安等消极的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进行自我防御。在这种情况下,以嫉妒为典型代表的“酸葡萄心理”无异于安慰剂。
甜葡萄它不香吗?
所谓小酸怡情,大酸伤身。酸葡萄不宜过量食用,那酸的时候该咋办呢~
真酸的时候,第一步是正视它。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来讲,嫉妒是一种本能。而且在这样一个筛选型的社会里,嫉妒心本就很容易萌发。如果有所欲求,如果看见别人的优秀觉得心里憋屈,大大方方地说出来也没关系,对自己诚实一些,对别人也坦荡一些,这其实是一种善意的嫉妒,并不丢人。如果觉得这种方法过于直白,也可以写(或画)情绪日记,直观地让自己面对自己的情绪,将自己会产生“酸葡萄心理”的场景记录下来,分析具体触发自己情绪的点,并针对性地完善。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自己的增量思维,切忌存量思维。增量指的是在某一段时间内系统中保有数量的变化。很多时候,“蛋糕”并不是固定不变,并不是别人多吃了一块,我们就会少吃一块的。学习和工作都是动态的,“蛋糕”是可以越做越大的,身边人的优秀对自己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推动作用。与其去嫉妒,不如务实一点,努力争取合作的机会,向别人学习。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行动。
你我生而不同,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