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30年代,北大校长蒋梦麟勉励毕业生:
诸君离学校而去了。在社会上立身的困难,恐怕比在学校里求学还要加甚。若非立志奋斗,则以前所受的教育,反足以增加人生的苦恼,或转为堕落的工具。这是诸君所当特别注意的。事业的成功,须经过长时间的辛苦艰难———成功的代价,走过了许多荆棘的路,方才能寻获康庄大道。万不可希望以最少的劳力,获最大的成功。
不受人惑
1931年,北大人文学院院长胡适对哲学系毕业生临别赠言:
我常常想,你们毕业之后,应该做些什么事?我想借用这句话来说:“哲学教授的目的也只是要造就几个不受人惑的人。”
你们能做个不受人惑的人吗?这个全凭自己的努力。如果你们不敢十分自信,我这里有一件小小的法宝,送给你们带去做一件防身的工具。这件法宝只有四个字:“拿证据来!”
没有证据,只可悬而不断;证据不够,只可假设,不可武断;必须等到证实之后,方才可以算作定论。
必须自己能够不受人惑,方才可以希望指引别人不受人诱。朋友们大家珍重!
跳进社会
1933年,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朱自清对毕业生赠言:
大学生们一旦想到就要走出天真的和平的园地而踏进五花八门的新世界去,不免有些依恋彷徨。
然而这种欣慰与感伤都是因袭的,无谓的。“堂堂的一个人”若只知道“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或只知道自得其乐,那是没多大意义的。至于低徊留连于不能倒流的年光,更是白费工夫。我们要冷静地看清自己前面的路。毕业对大学生是个献身的好机会。
他在大学里造就了自己,这时候该活泼泼地跳进社会里,施展起他的身手,或从小处下手,或从大处着眼,只要卖力气干都好。但单枪匹马也许只能守成,真正的力量还得大伙儿。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