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漫说枣树

漫说枣树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06 22:05:35 | 移动端:漫说枣树

  漫说枣树

  李冬

  故乡的柳树最多,果树少见。农家院里最常见的是枣树。我从小就觉得,枣树是很可爱的。也许是正赶上饥荒年代,枣儿入口是可以解饿的吧。

  上树摘枣,也是孩童时代的一乐。直接上树是不行的,一是树枝上有尖利的圪针,扎上好疼,还有一种叫‘惠惠’的小虫,它身上的毛,粘在身上要痛痒几天。用木杆子打,自然最好,但枣没成熟时,大人是不许的。我们只好有竹竿榜上镰刀头,勾下来。摘几个就跑,半红半青的枣儿,吃着也挺甜。

  随着年龄增长,枣树的不凡引起我对思考。有的至今还是没弄明白。一是枣花很小,像金黄的米粒儿。即使胜花世节,也不惹人注目。小花谢了,枣儿就渐渐长大,圆圆的,红红的,表皮亮晶晶的。枣大核小,两头尖尖,一旦入土。还能长出小枣树。有时有人呵护,几年就结枣子。有句俗语说:“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就还钱。”这自然有些夸大,但枣树结果最快,确是现实。

  第二,从口腹之欲的角度看,枣儿比起桃李杏之类的水果相比,她的有时明显。他是最耐贮藏的。红枣晒干了,一年皆可食用。可以代替食物果腹,亦可以美化装点食品。过年时的年糕、枣糕,枣馒头,枣窝头,枣泥馅的月饼之类,有了大红枣,给节日平添了不少喜气。尤其是新婚之夜,褥子底下是一定要塞垫上几个红枣的,大概是祝福新人小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甜甜蜜蜜吧。

  第三是性格刚烈,枝如铁干如铜,令人敬畏,不容亵玩。香椿树柔弱,那鲜嫩的叶子,可以任人采摘。枣树的圪针犹如利剑,谁敢伸手,扎你一下就够你喝一壶的。别看枝条弯弯曲曲,可内心刚强,木质坚硬。做鞭杆禁得住摇晃,做拐杖,宁折不弯。茅盾先生讴歌白杨树身材笔直,分明歌颂人的正直,我赞美枣树,也是感叹枣树的坚挺。他的外形绝对不如垂杨绿柳的柔美,但她结出的枣儿,给你绵长的甘甜。

  另一方面,它又有岩石一边的坚韧、坚毅。打枣时要挨棍棒的敲打,秋末时,还要遭到狠狠地敲打,有句俗语说:“棒打枣树非无情”,据说这是打掉害虫的卵,为了来年枣树的枝繁叶茂。有时,还要接受刀砍斧锯之苦,对于枣树的这次再切难逃的刑罚,据说这叫“割片”,遭受这番洗礼,枣树的果实才会结的又多又大又甜。简直是咄咄怪事,就像麦苗,只有碌碡轧几次,麦子才会丰收一样。这正应了一句歇后语:“木鱼改梆子---挨揍的木头”,如若改成文雅的词句,那就是:“不受一番凉彻骨,哪得梅花放清香”了。

  枣子的品种很多,大小不一,味道各异。比如金丝小枣,个儿小,可最蜜甜,有一种“马牙枣”,个子傻大可是没滋没味。另外,不同的气候,不同的地域,枣儿的丰收和味道也不一样。农谚有云:“涝梨旱枣”,就是月干旱的年份,枣儿越是结的密珠挂链。口味也最佳。在北京地区,只有北京密云的山地长金丝小枣。据说,由于文革时期保护不善,如今几乎绝迹了。惜哉!

  说起枣树,忽然想到诗圣杜甫的一首诗《又呈吴郎》。大历二年,杜甫住在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中吴郎),不料这姓吴的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禁止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诗句浅显,从中可以看出,古人对枣树的偏爱,也可以看出大诗人忧国忧民的赤诚情怀。

  在革命战争时期,枣树也是很有功劳的。据资料记载,延安有个枣园的地方,估计干旱少雨的上坡上,枣树是最多最好的。“大红枣甜又香”好像就是当年的一句拥军歌词。即使在农家,红枣也时常作为礼物送给亲人。有个成语叫“囫囵吞枣”,大概说的是肚子饿,性子急,竟然把整个枣吞进肚子里,对胃有伤害。但蜜饯的伊拉克枣,是可以吞下的。执着困难时期进口一些,当时囊中羞涩,买几粒尝尝,舍不得囫囵吞下,要慢慢品味。如今已经很难见到了,在商店里,还卖一种黑枣,软绵绵的,很甜,只是一种零食而已。但毕竟是可以购得的,由于好吃,又没有核,那就真会“囫囵吞枣”,我有一位朋友,吃黑枣堵住了咽喉,做了个大手术。

  近几年拆迁,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枣树不仅是农家的朋友,居民也是喜欢的,一次拆迁,毁的最多的是枣树,特别是那些树干粗大,虬枝四展的老枣树。百年以上的枣树,别有一番风味,也许有清末的风味。几年前,通州来了个新书记,为了政绩,拆了大半个通州古城。看到那些被遗弃的枣树,真的让人心疼啊!至于农家院子里结出的红枣,市场上很少见,公社时代,农家的物产都不能成为上品,那会被批判为走走本主义道路。到现在,蔬菜水果的商店里,几乎都有鲜枣出售,咬一口,那叫一个脆,哪家一个甜。在我的家乡有长篇的枣林,秋天一到,满眼红彤彤的。分明展示着农家日子的红火。这就是邓小平理论的成果。如果邓大人没出山,哪有这样的日子,有部《青松岭》的电影,一个农民进城,顺便捎带着一小袋榛子,就遭到无情批判。这样的故事,当时司空见惯,如今简直是让人哭笑不得的黑色幽默了。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感谢十一届三中全会,推倒了“两个凡是”,终于没有人再念“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紧箍咒。开放搞活了,国家进入了新的时代。如今脆甜的冬枣,市场丰盈,吃一粒,尝尝今日生活的天美吧。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漫说枣树》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86136.html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