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天眼”射电望远镜落成
201*年7月3日,500米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望远镜(FAST)主体工程完成吊装最后一块反射面单元,顺利建成完工。FAST的口径达到了世界之最的500米。理论上说,FAST能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这个距离接近于宇宙的边缘。FAST能够冲出银河系,寻找新星,特别是快速旋转、密度极高的脉冲星;FAST还可能观察到早期宇宙的蛛丝马迹-性氢云团的运动,掌握星系之间互动的细节,揭秘宇宙的起源和演化;FAST还能监听到一些太空有机分子发出的独特电磁波,搜索可能的星际通讯信号和外星生命。FAST将在未来20-3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成为望远镜家族的掌门人。
2、水下机器人深潜万米
201*年8月25日,我国无人潜器,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海斗”号潜深达到10767米,首次进入万米时代。
3、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
201*年9月17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这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天宫二号”在完成发射之后,它将在太空完成三大任务:航天员中期驻留;推进剂在轨补加;在轨维修技术试验。
201*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本次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神舟十一号飞船入轨后,2天内完成与天宫二号的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组合体在轨飞行30天。飞船已于11月18日下午安全返回地球。
201*年10月19日,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顺利完成自动对接,实现了中国航天史上最长的航天员太空之旅,也是我国航天工程的第六次载人飞行。
天宫二号发射现场
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对接
4、“量子卫星”升空
201*年8月16日,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简称“量子卫星”)发射升空。量子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在轨运行,将有助于我国在量子通信技术实用化整体水平上保持和扩大国际领先地位,实现国家信息安全和信息技术水平跨越式提升,有望推动我国科学家在量子科学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5、国家基因库投入运行
201*年9月,中国国家基因库正式投入运行,这是继美国、日本和欧盟之后全球第四个建成的国家级基因库,也是目前为止,世界最大的基因库。
6、超级计算机国产化
201*年6月20日,德国法兰克福国际超算大会(ISC)公布了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榜单,我国的“神威?太湖之光”以超第二名近三倍的运算速度成为“世界最快计算机”。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