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精选好文 > 2022年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要点

2022年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要点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22-02-23 09:45:12 | 移动端:2022年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要点

2022年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要点

  xxxx年,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和全省自然资源工作会议精神,忠诚践行“八八战略”,紧扣市委锻造“硬核”力量、唱好“双城记”、当好模范生,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决策部署,按照“站位高起来、要求严起来”的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开展自然资源和规划“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年” 活动为抓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系统观念和整体智治,聚焦目标、超前谋划、拉高站位、争创一流。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服务保障x“十四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贡献资规力量。

  一、强化规划引领,建立“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1.加快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争取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早日获批,基本完成县级总体规划编制。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优化“一主两副多节点”城镇空间布局和“三江三湾大花园”生态魅力格局,厘清各大片区功能和建设重点,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助力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抢抓中国(x)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红利,以新形势新格局下甬舟一体化发展为抓手,探索甬舟同城、港城联动、城乡共融、资源共享的空间协同发展策略,进一步扩大x都市圈辐射力和区域组织能力。全力融入长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战略,编制实施《x都市圈国家森林城市群总体规划》。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等全资源要素规划体系建设,深化专项规划编制。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工作,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推进x市海岸带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

  2.加强重点区块规划设计。探索以人民为中心的精细化规划编制与管理思路,强化公众利益底线管控。坚持“多规合一”,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加快“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谋划好乡村振兴总路线图。探索开展郊野单元规划、海洋详细规划、自然保护地详细规划和生态保护区详细规划。推进大东部地区统筹研究,强化“镇海新城-高新区-东部新城-南部商务区-东钱湖”大东部地区融合提升发展。高水平谋划姚江两岸区域与临空经济示范区协同发展文章,促进城西地区双心联动,激发城西地区跨越式发展。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强化滨海地区规划设计管控。围绕“六大提升、十大行动”做好中心城区重大项目实施的规划支撑与保障工作。助推甬江科创大走廊创新赋能,深化创智钱湖、文创港规划引领,推动甬江实验室、东方理工大学、中德合作大学等创新锚点选址谋划与落地保障,助推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

  3.塑造现代化城市品质。加强策划、规划和实施的整体研究,强化城市整体设计。推进三江六岸沿线、塘河沿线、庆安会馆周边等重要片区、重点地段实施性城市设计,突出功能引导、强化风貌管控、完善实施路径。完善城市绿道体系,建设更具美感、富有动感的城市公共空间。做好第三轮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因地制宜精准定制开发新业态,建设一批产城人融合的开发示范项目。优化新型城市功能单元,加快未来社区、未来园区建设。推动旧园区、旧厂房、旧市场等低效空间改造,改善城镇人居环境。统筹实施地下综合管廊、智慧立体车库等功能提升,提高城市运行保障能力。制定城市设计基础技术指引与技术规范,修订《x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x市城市重要地段和重点建筑目录》。强化重点区块、敏感地段、重点建筑的风貌和形态管控。完善住宅建筑、商业办公建筑等规划管理规定。稳妥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与有机更新。

  4.强化规划编审全过程管控。梳理完善各级各类规划统筹关系,建立规划体系对接和传导机制,明确市、县、乡镇三级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规划之间的落实重点和传导规则。强化“一张图”平台应用,研究制定系统应用管理办法,建立规划编制全流程动态监管。完善规划审查机制,引入“一张图”合规性电脑审查和第三方专项审查。

  二、统筹加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

  1.加强过渡期规划空间保障。密切关注部省过渡期相关政策的实施和细化。实施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工作,在符合部省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力争预留弹性空间;加强主动向上沟通,全力争取省级指标分解和政策倾斜;加强与发改、交通、住建、轨道等市级部门对接,全面梳理各级重大项目,合理安排保障重点和保障时序。

  2.改进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方式。全面落实用地计划“增存挂钩”,明确市统筹、各区县(市)用地计划比例、项目保障范围;改进用地计划下发方式,实施“项目化”和滚动管理。会同市发改委及有关部门,实行用地计划有偿调剂、项目前后评估、重大项目用地激励、新增用地与违法处置挂钩、用地审批委托评估、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强化批后土地监管等项目用地长效机制。

  3.推进存量土地盘活利用。谋划制定“十四五”期间进一步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举措和路径。xxxx年,计划盘活存量建设用地x.x万亩、实施低效用地再开发x.x万亩,xxxx-xxxx年形成的批而未供土地处置率达到xx%,闲置土地处置率达到xx%。全面实施“标准地”供应,落实工业用地占出让总量比例不低于xx%目标。强化与土地储备、供应之间的工作协同,形成良好的规划实施反馈机制,预留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弹性空间。

  4.优化矿产资源供给服务发展。编制市县两级“十四五”矿产资源规划,科学谋划“十四五”矿业权总量、布局、结构、准入等内容,保障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点产业矿产资源需求。合理划定“规划开采区块”,做到“矿产和土地”同谋划。按照矿业权管理改革要求,抓好市本级地热、矿泉水等矿业权监管。围绕乡村振兴、绿色产业和城乡发展等项目空间需求,探索开展高标准绿色矿山建设,推进矿地综合开发利用。

  5.保障重大项目用海用林。加快推进余姚围垦区、x湾新区十二塘、镇海新泓口东侧等已备案区块用海确权报批和生态修复,加快编制其他区块历史围填海处置方案单报。继续严控围填海,谋划重大项目围填海,开展历史遗留问题用岛分类处置。加大海洋空间要素供给,加大闲置围填海流转和梯度力度,积极争取建设用海总规模,推动项目落地。深化“标准海”制度,支持重点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用海,规范渔业、风电、光伏、交通港航等行业用海管理,建立甬舟一体化海底管廊带管控机制,加强安澜千亿工程用海要素保障”。开展十三五海洋经济创新示范城市总结验收,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和全球海洋经济中心城市建设。建立健全涉海部门和沿海地区统筹协调机制,加强海洋事务综合协调。加强涉林审批管理,开展林地审批批后监管试点。

  三、坚持保护优先,全面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

  1.全方位加强耕地保护。启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专项规划编制。探索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向建设用地和其他农用地转化的管控规则,把好耕地保护“第一道闸门”。加强变化情况监测,精准落实耕地保护考核和结果运用,坚决守住“好”耕地。开发建设耕地保护监测监管系统,实施耕地“建、用、查、复”全生命周期保护管理。深入推进千亩方、万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建设,审慎实施未利用地垦造工作。全面开展土地整治潜力调查,编制实施土地整治三年滚动计划,大力实施生态造地工程。做好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编制、审核论证、审批等相关工作,研究制定集体土地及房屋征收补偿安置操作指引,开展征地补偿安置政策、征地程序、征地补偿费用等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探索建立规范化、系统化、标准化的集体土地及房屋征收工作体系。拓展耕地占补平衡落实途径,充分依托山海协作开展省内跨市域指标调剂,引导重大建设项目申请使用国家、省统筹补充耕地指标。

  2.深入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开展国土空间生态本底现状调查与评估,应用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监管系统,形成生态要素家底“一张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大陆海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加强姚江流域生态建设,构筑以四明山为主的绿色屏障,以x湾湿地、象山港沿岸滩涂和近岸海域为主的蓝色屏障。奋力谋划实施好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x.x 版,积极打造精品工程,建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资金补偿机制。强化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基金制度,严格矿山“边开采、边治理”,强化矿山粉尘防治监督检查,运行“x市矿山粉尘在线监测系统”。持续推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稳步推进海洋生态修复工程,开展海洋生态监测评价预警工作,打造具有x辨识度的海洋生态修复标志性成果。继续推进生态岸线修复和滨海湿地修复。

  3.纵深推进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全面落实x.x万亩年度造林任务,实施中央财政项目森林抚育x万亩,古树名木保护修复xx株以上,创建生态文化基地x个以上,建成市级义务植树基地x个。全面推行“林长制”,全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加快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开展自然保护地优化调整和专项规划编制,推动自然保护地(区)管理机构建设,实施勘界定标工作。建立公益林分类补偿制度,设立生态公益林专项保护资金。

  四、加大重点领域改革力度,强化自然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

  1.深化自然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坚持“计划指标跟着项目走”,积极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落地落实,完善新一轮公示地价体系。研究出台加快国有建设用地转让、出租和抵押二级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修订《x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管理暂行办法》。开展住宅用地“两集中”同步公开出让工作试点。实行租赁住房用地计划单列。审慎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拟定入市相关配套政策。深化土地储备统筹管理,加强开发建设统筹,完善重要功能区块和重大基础设施市级统筹开发运营机制,建立地上地下工程同步规划建设的联动机制。推动土地储备制度改革,开展土地储备“十四五”规划编制,稳步推进全类型国有建设用地供应前统一纳入储备,实施分类管理。加强与发改、财政、住建、经信等部门横向协同联动,推进“三库合一”建设,建立多部门资源信息共享、共用、共决策机制。

  2.深化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启动全市首次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工作,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考核评价、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编制xxxx年度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继续试点编制土地储备资产负债表。做好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工作。稳步推进矿产、海域海岛、林地等自然资源资产收储试点。开展全域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探索海域土地使用权联合出让,x月底前完成海域不动产登记试点工作,加快总结提炼海域使用权登记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深化林权登记研究,稳步推进部省林权登记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探索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耕地)纳入不动产登记管理工作,开展市林场国有资产基础设施调查测绘并编册入库。

  3.拟定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规则。积极探索建立山水林田湖草等全域全要素用途管制规则。探索城镇开发边界外“分区准入+约束指标”的具体管控模式。启动浙东大运河x段沿线空间形态和用途管制细则编制。研究制定区域准入、水生态空间、点状用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用地政策,出台保障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合理需求意见。加快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建立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用地认定机制,积极争取跨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点对点交易机制。加强海域海岛海岸线管控。

  五、强化一体化平台建设,推进“整体智治”和服务增效

  1夯实国土空间开发的调查基础。全面完成国土三调成果验收并发布,完成海岸线修测、养殖用海调查、滩涂(潮间带)资源调查、海域使用详查和海洋空间要素调查,深化成果分析和共享应用。出台《x市自然资源和规划调查监测体系构建实施方案》,谋划建立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统一调查、评价、监测机制,深入推进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一张底图、一个平台、一张清单、一套体系”的“四个一”任务建设。实施自然资源和规划全域变化监测,建立动态变化预警机制,满足各业务条线日常管理需求。稳步推进年度国土利用变更调查、地理国情监测等常态化监测工作。

  2.加速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推动“一码一平台”为核心的自然资源数字化改革,推动自然资源管理应用系统建设。开展以“宗地身份证”为核心功能的“土地码”研究,深化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x.x建设,构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政务服务、监管决策三大应用体系,建设统一信息门户,开展智慧耕地保护、三维地籍管理等业务创新模式。开展数据治理试点工作,有序推进政务服务x.x事项任务。

  3.提升测绘地理信息保障能力。发布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持续丰富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推进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升级改造,统筹强化x:xxx、x:xxxx地形图准实时更新和年度全要素更新,优化提升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应用,开展“两图融合、一测多用”试点建设,实施“三维实景”建设工程,加快形成全市自然资源三维立体管理一张图,做好全市地下管线排查更新工作。加快推进基于时空云平台的市域空间治理大数据建设,拓展提升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统筹开展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双随机”互联网监管。开展国家版图意识宣教,加强互联网地图和涉密地理信息成果部门联合协同监管。做好测绘绘行业信用信息采集更新,强化信用监管和评价结果的运用。修订完善《x市测绘应急保障预案》,探索建立基于无人机的准实时实景三维快速构建的软硬件体系,推进新型测绘地理信息和装备应用,提高陆海覆盖、“天空地”一体以及高适应性、高机动性的测绘应急保障能力和水平。

  4.优化自然资源规划领域营商环境。深入推进“三服务”活动,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行规划用地“多评合一、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推进行政审批系统一体化建设,探索优化用地、用林、用海、规划许可“统一收文、统一办理、统一发文”审批机制,推动自然资源使用审批全链条融合。推进“无证明办事之城”改革攻坚,打造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最优城市,按群众和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全过程“一件事”目标,推动“一证通办”、“无证明办”落地,借鉴义乌经验,全面提升“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服务水平。深化工程建设项目综合测绘改革,强化测绘成果网上共享和事中事后监管,夯实综合测绘基础性保障。

  六、坚持大安全观,牢牢守住自然资源规划安全底线

  1.抓好地质灾害“整体智治”。编制市县两级“十四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全面实施地质灾害“整体智治”三年行动,启动县乡地质灾害高精度风险调查评价、地质灾害监测、风险预报预警系统升级改造、地质灾害“风险码”智能防灾、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地质灾害管理制度保障等六大工程。xxxx年开展xx个区县(市)地质灾害风险普查、xx个乡镇(街道)地质灾害风险调查,新建改建xx个专业(普适性)监测点,完成xx处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迭代升级“地灾智防”APPx.x,探索推进“风险码”管理。

  2.抓好森林灾害防治。编制市县“十四五”森林防火规划,全面启动“互联网+森林草原防火督察”系统和防火码应用,推进市林场森林防火智能监测系统二期建设。加大松材线虫病防控力度,持续加强对突发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预报和应急防控,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

  3.抓好海洋灾害防治。加快实施海洋灾害风险普查、警戒潮位(乡镇级)重新核定、重点防御区动态管理、重点目标精细化预报、海洋生态预警监测项目,全力构建生态减灾协同增效、更具韧性的综合防护体系,继续守护好海上的“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保障好海上生命线和海岸安全线,实现生态减灾协同增效。

  七、坚持法治思维,推进法治资规建设

  1.完善依法治理体系。加强法治体系建设,科学编制“十四五”法治资规建设实施意见和“八五”普法规划,认真抓好法治责任落实,制定《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深化法治建设联络员制度,加强领导干部学法和法治宣传教育,努力用法治思维推动自然资源规划高质量发展。强化改革法治保障,积极推进《x市征收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条例(修订)》《x市测绘管理办法(修订)》和《x市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的修改制定,不断完善自然资源规划法规政策体系。推进信用体系建设,认真谋划系统“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完善信用监管工作机制,提升行业综合监管能力。

  2.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强化合法性审核和登记备案,严格“实时清理、自动更新”的规范性文件清理机制,加快推进原四部门文件的改废释。完善重大行政决策机制,推进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化管理,落实法定程序和风险评估,加强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档案管理,健全行政决策执行反馈评估机制,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加强法律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公职律师工作机制,成立法律顾问工作室,强化法律顾问事前介入,有效防范风险。注重源头治理,持续开展重点领域风险排查,持续推进“双下降”专项行动,规范复议应诉信访办理,落实省政府征地行为行政应诉,加强行政争议诉前调解,推动信访依法分类处置,妥善处理投诉举报事项,积极化解矛盾纠纷。

  3.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全力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决遏制新增违建,全力保障农民合理建房需求,逐级压实属地主体责任,力争存量问题清零,确保新增违建处置率达xxx%;持续推进“两小”企业违法用地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涉矿用地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常态化推进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自然资源扫黑除恶、高尔夫球场清理整治。加强督导整改,以中央巡视、中央环保督察、自然资源审计、自然资源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抓手,落实长牙齿、严执法的硬措施,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

  4.全面提升行政执法效能。持续抓好卫片执法,探索月度卫片与日常执法相结合新模式,努力探索建立自然资源执法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常态化监管机制。全面深化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掌上执法系统、x省统一行政处罚办案系统应用,创新落实“增违挂钩”联合惩戒机制,形成资规系统“大执法”合力,加大案件查处力度。积极推动完善自然资源执法体制机制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序承接林业领域行政执法工作,逐步落实海洋自然资源领域行政执法委托工作。推进基层自然资源所规范化试点工作,做好整合力量、夯实基础、规范管理、数字赋能“四篇文章”。加强基层行政执法队伍建设,逐步解决执法队伍混岗现象。开展业务培训、“交叉”执法、建立“执法专家库”,不断提高执法队伍纯度和专业化水平。

  八、深化“四位一体”党建格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1.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党建引领,深化“四位一体”系统党建格局。切实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深入推进“模范机关、清廉机关、文明机关”创建活动,全面提升机关党的建设工作质量,展现机关党建“走在前、作表率”的政治担当和作为,完善机关党建三级责任清单、任务清单,深入推进党组成员基层党建联系点制度,加强党建责任传导。进一步夯实党建工作基础,常态化开展好“周二夜学”,规范开展“三会一课”等基层组织生活,加强支部标准化建设,拓展深化“一支部一特色”品牌建设,积极培树“模范支部”。谋划组织好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为推进资规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严”的主基调,层层压实主体责任,强化正风肃纪,持续保持全面从严治党高压态势。巩固深化“清廉资规”学习教育成果,结合系统专项整治、风险排查、例行巡察、内部审计等,持续抓好全域各类风险的严查严防严控和“四张清单”整改成效“回头看”。高标准完成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强化源头治理,规范权力运行。继续开展党组巡察,拟定巡察计划,改进巡察办法。进一步巩固深化纪检监察监督、系统内部巡察、内部审计监督和日常检查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层层落实。

  3.深化干部队伍建设。落实事业单位清理规范整合后续工作,有序推进森林公安管理体制调整。开展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年”活动,推进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坚持系统干部“一盘棋”,统筹谋划系统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加大干部交流使用,打通干部流通渠道,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大力实施“泛xxxx计划”,推进系统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储备,构建人才工作新格局。严格系统干部日常管理,做好老干部服务保障工作,抓好建章立制,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系。发动工青妇等各类群体,切实抓好干部职工业务培训、选优树典工作,推进文明机关、清廉机关和健康机关建设,增强队伍向心力和凝聚力。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22年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要点》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news/14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