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精选好文 > 学生个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观后感范文模板

学生个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观后感范文模板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22-03-11 13:23:56 | 移动端:学生个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观后感范文模板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官宣定档3月18日全国公映,该片以“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见义勇为、英勇牺牲的真实事件为创作蓝本,用热血谱写爱国乐章,用勇气铸就时代楷模。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学生个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观后感范文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生个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观后感范文模板【一】

  过去近70年里,爷爷、父亲和他一家三代护边员的巡逻足迹遍布这里的每一块界碑、每一个山口、每一道河沟。

  护边员们每次巡逻靠骑牦牛或徒步行进,拉齐尼·巴依卡和其他护边员出门时都穿着厚棉衣。他说,山里面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夏季常常“一日过四季”,一会儿下雨,一会儿下雪,一会儿下冰雹,一会儿大晴天,如果天气好的话,巡逻一次需要一个星期,遇上差天气,则最起码半个月以上。

  “护边是国家的事,也是牧民的事,没有国家的边疆和平,哪有我们牧民的幸福生活。”多年来,爷爷和父亲的教诲深深地印在拉齐尼·巴依卡心里。

  2018年,作为护边员的拉齐尼·巴依卡有了新身份——全国人大代表。为了更好履行人大代表职责,拉齐尼·巴依卡去了很多农牧区走访。他说:“我们那里农牧民已全部住进安居富民房,每个村都有了幼儿园,孩子们能享受到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5年免费教育。”

  谈到护边员的生活变化,拉齐尼·巴依卡说,10多年前护边补贴一个月只有150元,现在每月2600元。有的牧民老乡家里面有2个护边员,家里有了这个稳定收入也实现了脱贫。此外,现在县里所有护边员都享受到了国家惠民补贴、草场补贴、社保医保等,人们生活都有了极大改善。

  一年下来,拉齐尼·巴依卡认为家乡的生态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以前这里有一些采矿场,灰尘特别大,很多牧场也被破坏了。现在根据县委的要求,矿场全都停产了,原来的采矿区都种上了牧草。”

  另外,2018年他还参加了在北京、四川、陕西等省市举办的观摩活动,与当地的少数民族群众交流学习。拉齐尼·巴依卡说,这让他进一步认识到56个民族就是一家人,大家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互相介绍各自的民俗文化传统,我还向大家表演了塔吉克族舞蹈,演唱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拉齐尼·巴依卡说,现在祖国发展日新月异,老百姓得到的实惠也越来越多,人们对生活都充满信心,“但我们要居安思危,护边工作一天都不能放松,我们每天坚持巡逻,保护好我们的美好家园。”

学生个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观后感范文模板【二】

  2021年1月4日,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拉齐尼·巴依卡为解救落入冰窟的儿童,英勇牺牲,用生命书写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拉齐尼·巴依卡同志先进事迹,引导激励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聚焦先进,学习先进,地委决定,在全地区广泛开展向优秀共产党员拉齐尼·巴依卡同志学习活动,并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向拉齐尼·巴依卡同志学习。

  学习他爱党爱国的情怀。拉齐尼·巴依克一家祖孙三代都是优秀护边员,12岁开始,拉齐尼·巴依克便开始跟着父亲学习探路、查看地形、熟悉地理位置,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优秀护边员。2004年,当了38年义务巡逻向导的父亲身体状况大不如从前,为将父辈爱国守边精神传承下去,刚从部队退伍的拉齐尼·巴依克继承父辈使命,成为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军人,他骑着牦牛与边防官兵常年在边境一线踏勘巡逻,以家国情怀践行“缺氧不缺精神”的大无畏英雄气概,身体力行,誓死捍卫着国家尊严、民族气概。拉齐尼·巴依卡同志把一生献给党的事业作为最大追求,把对党对国无限忠诚融入到守边护边事业中,矢志不渝传承着爱国戍边精神。

  学习他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他在危险面前临危不惧,关键时刻挺身而出。2021年1月4日,在喀什大学参加培训的拉齐尼·巴依卡与舍友木沙江·努尔墩做完核酸检测准备去餐厅吃饭时,听见有哭腔的叫喊,循着声音他急奔过去,发现一个小孩陷入人工湖冰窟,无助的母亲在湖边哭喊求助。情况危急,拉齐尼·巴依卡来不及细想,一脚路上冰面,直奔孩童。在伸手拉孩子的时候,冰面坍塌,拉齐尼·巴依卡不慎跌入水中,他奋力举起双手,拼尽全身力气把孩子托在水面,孩童成功获救,但托举起孩童生命的拉齐尼·巴依卡却再也没有从水中上来。拉齐尼·巴依卡同志面对生死毫无畏惧,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用生命的最后光辉托举起另一个幼小生命的新生和希望,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用短暂而精彩的人生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奉献之歌。

  学习他使命在肩的政治品格。拉齐尼·巴依卡始终牢记责任、牢记父亲教诲,身体力行践行铿锵的铮锋誓言。一次巡逻中,牦牛踩塌了石头,山上的碎石片砸在拉齐尼额头,鲜血直流,官兵们劝他返回,拉齐尼却说:“我还没完成任务呢。”强忍剧痛,拉齐尼仍坚持为官兵探路。10多年的护边路上,这样的危险时刻太多太多,但拉齐尼从来没有想过停止巡逻的脚步,把为国守边当作自己的终生事业。在他的感染和带动下,一大批牧民自觉地投入到守边护边当中,形成了“家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钢铁长城。拉齐尼·巴依卡同志把人生追求与党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冲锋在前、无私春献勇于牺牲,用激情和汗水书写了靓丽青春、创造了辉煌业绩。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拉齐尼·巴依卡同志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鲜活典型,是新时期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更是共产党员的楷模!他的爱党爱国的情怀、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使命在肩的政治品格,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虽然他离开了,但是他的精神任然留在所有党员的心中。向先锋模范学习,向优秀党员靠拢,我们在感动于拉齐尼·巴依卡同志先进事迹的同时,也要更加奋发有为,敬业爱岗、勤奋工作,把自己的工作与党的形象和事业紧密联系起来,努力在工作岗位上作出贡献,努力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记初心、守初心、践初心,不畏艰险,持之以恒,让信仰的旗帜高高飘扬。

学生个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观后感范文模板【三】

  神秘的帕米尔高原,处处暗藏杀机。但无论多苦多险,都阻止不了戍边官兵和护边员前进的脚步。

  红其拉甫边防连巡逻的目的地是中巴边境的一条重要通道——号称“死亡之谷”的吾甫浪沟。吾甫浪沟地势险峻,是全军唯一一条只能骑牦牛巡逻的边境线,往返一次要花3个月。路上,巡逻队要翻越8座海拔5000米的达坂,需蹚过刺骨的冰河80余趟,雪崩、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都是“家常便饭”。如果没有熟悉当地地形的人作向导,巡逻队根本寸步难行。

  一次前往吾甫浪沟巡逻时,拉齐尼·巴依卡担任向导,不料队伍中途突遇山体滑坡。“那里都是七八十度的陡坡,我们怎么过呀!”战士普合毛回忆道。

  那一刻,山上碎石不断滑落,一块石头击中拉齐尼·巴依卡的额头,鲜血直流。强忍剧痛,拉齐尼·巴依卡继续探路2个小时,终于找到一条石壁路,确保官兵们安全通过。

  戍边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拉齐尼·巴依卡却始终坚守。他生前曾告诉记者:“现在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各族群众生活越来越好,我们在边境上更是一天都不能放松。”

  “他是英雄!他的足迹遍布了帕米尔。” 上士刘宗鑫一字一句认真地说。接着,他讲述了一个拉齐尼·巴依卡与牦牛之间的感人故事:“最刻骨铭心的事是在一次巡逻中,一头白牦牛踩进水中的石缝里,腿拔不出来,因用力过猛,腿骨折断了。这位‘战士’已不能继续同行。我们真伤心啊,全都流下了眼泪。”

  刘宗鑫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在边防,牦牛就像我们无言的战友,同样亲密无间。面对受伤的牦牛,拉齐尼·巴依卡给它打针、敷药、喂料,但它还是站不起来。他抱着白牦牛失声痛哭,这头通人性的牦牛流着泪,不停地用头蹭着拉齐尼·巴依卡的胳膊。拉齐尼·巴依卡抚摩着牦牛的头无奈地说:‘实在没有办法带你回家了,等你伤好了,一定要自己走回去!’他抱来一大捆草料放在牦牛身边,边哭边回头,期待白牦牛能好起来,因为它认得回家的路。可当我们巡逻返回再次路过那里时,这头白牦牛已经变成了一堆尸骨……”

  视频中,刘宗鑫无意中哼起拉齐尼·巴依卡生前最喜欢的歌曲《怀念战友》,哼着、哼着,便哽咽了,泪水顺着脸颊往下流……

学生个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观后感范文模板【四】

  这是拉齐尼·巴依卡创作的诗歌《南湖》,也是他的朋友圈最后一条动态。

  视频中,一个月前刚做过心脏搭桥手术的巴依卡·凯力迪别克,显得非常消瘦、憔悴,与4年前我采访他时相比,明显苍老了许多。老人刚刚给牦牛喂完草料,说话声音很小。在这之前,儿子拉齐尼·巴依卡心疼他,不让他干重活。

  通过手机镜头,我看到老人身后的景象——从提孜那甫村望出去,远处皑皑的雪山,便是“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和绵延崎岖的边防线。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位于帕米尔高原东南部,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及克什米尔地区接壤,边境线长达888.5公里,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194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红其拉甫边防连成立。在塔吉克语中,红其拉甫意为“血染的通道”。这里常年积雪,平均海拔超过4300米,氧气含量不足平原地区的一半,风力常年在7级以上,最低气温达零下40摄氏度,自然环境十分恶劣。

  “我年轻的时候,长年累月在外巡边,拉齐尼·巴依卡主要由他妈妈带大。”谈起自己的儿子,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的话多了起来。他又一次讲起三代人接力护边的故事——

  新中国成立之初,拉齐尼·巴依卡的爷爷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自告奋勇,给连队当向导巡边。每次巡逻,他们都会带上3样东西:水泥、油漆和馕。馕在路上是干粮,水在山沟里随处都是。到了界碑,大家用水泥修补损坏的地方,用油漆刷新,还要描字,尔后敬礼、宣誓。

  “我爸爸巡边23年。1972年,他年纪大了,走不动了,我就接过‘接力棒’,与连队官兵一起走了36年。”他的语气很平静。实际上,这位曾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的老人,也是一个传奇人物。在巡边护边生涯中,他曾50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1998年“八一”前夕,县领导到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家里慰问,问他有什么困难和要求。“我唯一的愿望就是加入中国共产党。”朴实的话语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第二年,满头银发的他在党旗前庄严宣誓,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之前,他曾9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

  就这样,两代人在帕米尔高原树起一面旗帜,这面旗帜也飘扬在拉齐尼·巴依卡的心中。

  在5个儿女中,拉齐尼·巴依卡无疑是父亲的最爱。受父亲影响,拉齐尼·巴依卡从小就有当兵的梦想。2001年12月,他如愿以偿参了军。在部队,他的军事训练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还被评为“优秀士兵”。2004年7月,退役的拉齐尼·巴依卡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也是从那年开始,他接过“接力棒”,沿着父亲的足迹,义务为红其拉甫边防连担任巡逻向导,其间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被边防官兵和当地牧民誉为“帕米尔雄鹰”。

  2011年冬天,边防连一支巡逻队伍遭到暴风雪袭击。途中,战士皮涛突然滑入雪洞,周围冰雪不断塌陷。危急时刻,拉齐尼·巴依卡迅速爬到雪洞旁脱下衣服、打成结、系成绳子,花了2个小时才将皮涛拉出来。皮涛得救了,拉齐尼·巴依卡却被冻得不省人事,被送到医院抢救了3个多小时才挽回生命。伤刚好,他就立即回到护边队伍当中。

  “没有祖国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为国护边是我们家的荣耀!”拉齐尼·巴依卡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视频中看着老人喃喃自语,我的内心也如刀绞一般。我小心翼翼地问他:“将来有什么打算?”

  老人说:“儿子生前一直有个愿望,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去当兵,去保家卫国。我的责任就是教育好我的孙子孙女,把我们一家三代人守边护边的‘接力棒’一代代传下去……”

学生个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观后感范文模板【五】

  2021年1月4日,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烈士拉齐尼·巴依卡同志在喀什大学学习期间,为解救落入冰窟的儿童英勇献身,年仅41岁。

  拉齐尼·巴依卡同志对党、对祖国无限忠诚,把守边护边当作自己的终生事业,矢志不渝传承爱国戍边精神。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习探路、查勘地形、熟悉死亡之谷地理位置,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护边员。2004年从父亲手中接过戍边接力棒,骑着牦牛带领边防官兵常年行走在千里边防线上。他性格坚毅刚强、甘于奉献,关键时刻冲锋在前,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将战士从死亡线上拉回,自己曾因搭救边防官兵而冻得不省人事,家中的牦牛10头累死在巡逻路上、9头摔伤失去了劳动能力,却从未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他以家国情怀践行缺氧不缺精神的大无畏英雄气概,足迹踏遍了帕米尔高原边防线上的每一块界碑、每一条河流、每一道山沟。在他的感染和带动下,一大批牧民自觉投身守边护边行动中,形成了家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戍边钢铁长城。

  拉齐尼·巴依卡同志胸怀全局,始终把党的事业和各族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听到呼救声,他急奔过去,发现一个小孩在人工湖冰面玩耍时,因冰面突然断裂陷入冰窟,无助的母亲正在湖边哭喊求助。

  情况危急,他来不及细想,直奔落水的孩子,伸手拉孩子的时候,冰面突然坍塌,他也不慎跌入水中。但他依然奋力举起双手,拼尽全身力气把孩子尽可能托在水面。十多分钟过去,孩子成功获救,但托举起他生命的拉齐尼·巴依卡却再也没有从水中上来,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1岁。在解救落入冰窟儿童的紧急关头,他冲锋在前,面对生死毫无畏惧,用生命的最后光辉托举起另一个幼小生命的新生与希望。作为一名从事社区工作的基层党员,要时刻学习他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扎实工作,全心全意为民服务。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学生个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观后感范文模板》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news/16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