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精选好文 > 学生《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例文八篇

学生《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例文八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22-05-14 09:34:57 | 移动端:学生《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例文八篇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是一堂供全国高校师生共同学习的、生动而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大课,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创新举措,为培养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传播人才,塑造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开创了新的路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学生《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例文八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生《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例文八篇【一】

  新闻为民,心系百姓

  践行四力讲座是更好引导新闻学子认识中国国情、坚定“四个自信”、树立新闻理想、提升专业能力、培养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有本领的新闻传播人才而开设的优秀新闻课程,值得我们新闻学子认真观摩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曾对新闻人付以殷切的期待和嘱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才能切实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凝聚向上力量,推动社会进步,做坚守基层传播主阵地的新闻战士。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以下简称大讲堂)第24集的讲述者正是坚持新闻为民的优秀记者,来自浙江日报的浙江省记协副主席俞佳友。本集他为我们分享了作为一名坚守基层传播主阵地的新闻战士所具备的四点要素,同时以自身经历为例分享了如何做一名新闻为民永不停歇的优秀记者这一部分经验心得。

  一、保持奔跑姿势,做一名随时准备去现场的新闻战士。他以自己亲身经历为例,阐述新闻记者在工作中也应该坚持“做人要好、做事要好、真心交朋友做他人的知己”,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打磨自己,追随着革命老区的优秀传统,写出来《打靶的日子》这一优秀报道,登上了地方党报的副刊头条,随后在守卫祖国海疆时连夜写出一篇篇反映军旅生活的文稿,先后在《解放日报》等媒体上发表。这一系列举动让他和军事新闻结下不解之缘,立志以实际行动做一名“只要有新闻就去现场,重大事件从不缺席的新闻战士”。

  二、新闻为民想办法让老百姓富起来是头等大事。秉持着“心中有阳光,做人有力量”的新年,俞佳友在浙江省2009年的农村工作指导员选拔中脱颖而出。为了贫困的万阜乡能够富起来,他进行了各方面的深入走访,做出针对性的帮扶,例如帮助刘宝兰夫妇租地种菜增加收入,还清债务。面对生活条件落后喝不上自来水等困难,俞佳友冲锋在前,带领村民们团结合作用了仅仅两个月完成了自来水工程。此外,他还帮助村民们解决了教育等方面的一部分困难,村民们都说俞记者是“一个好记者、好领导”。

  三、保持人民情怀,拜群众为师,做百姓亲人。以范长江、邹韬奋等前辈为榜样的俞佳友,选择“下基层、接地气、问民生”的方式,离基层越近,与老百姓就越亲,新闻也就越鲜活,越有生命力。回到杭州后的俞佳友组织记者深入基层,坚持在一线发现问题。其中浙江日报推出的《新闻为民,万水千山总是情——看三代新闻人开着佳友民情快车,重访浙西革命老区》成为浙报集团同走新闻路大型融媒体采访的收官之作,荣获了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在视频中可以看到,俞佳友与乡村邮递员叶志清亲切握手交谈,真真正正深入乡村基层进行采访。

  四、追溯信仰之源,守好红色根脉,让红色基因融入新闻人的血脉。“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是俞佳友开展“信仰的味道”全媒体大型新闻采访活动时铭记在心的。在这次采访活动中,他去到重庆、广州等城市挖掘共产党宣言背后的故事,推出了多篇长篇系列报道和望道微故事、望道足迹H5等新媒体产品,五位一体同步推送,通过全媒体矩阵展示,获得了不同凡响的反馈和非常大的成功。这说明,好作品之所以有好的反响是因为新闻人所具备的坚定的信仰,响应了时代的号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基层跑遍、跑深、跑透了,我们的本领就会大起来。”观看了本集新闻大讲堂俞佳友的演讲后,我对习总书记所说的有了更多的感悟,保持人民情怀,忠实履行新闻工作从业者的职责使命也是我日后所努力的目标与方向。不忘初心运动脚力,在基层心有担当;练就匠心开动眼力,在现场心有感动;持有恒心发动脑力,在路上心怀时代;胸怀爱心调动笔力,在一线心系百姓,这是我们新闻人所应共勉的。

学生《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例文八篇【二】

  看了这期新闻大讲堂,作为新闻专业的学子,我感触颇多,对张老师所说的好新闻的评判标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深了我对相关记者践行“四力”采访报道的认识。张老师在分享中提到,好新闻的评判标准主要有三个:来自基层一线、体现真实的力量、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做好这几点,要充分发挥新闻工作者践行“四力”的基本要求。

  好新闻要来自基层一线。之前我对这一点的理解只简单存在于课本上的浅层理解,听了这节分享之后,我对新闻工作者的“脚力”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脚底板下出新闻不只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记者只有深入第一线,经过亲身调研、实地访谈写出的稿件才能发现更多社会关切的、有价值的选题。同时,对记者的脚力要求也不仅仅局限于“多走”那么简单,《记者再访悬崖村》中的记者,实地探访了悬崖村,“前脚掌能踩到的地方就是生,后脚跟悬空的地方就是死”。这一句话深深触动了我,为了探索这个小乡村易地搬迁之后的生活和党的工作政策,回应社会对易地搬迁政策的关注,记者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完成该报道,我深深被她作为媒体人的使命担当所鼓舞。我更加懂得了,好的见闻来自于脚力的锤炼,身为记者,只有把脚走到位,才能坚实他的素材基础,写出好新闻。

  好新闻要体现真实的力量。真实是新闻的初衷,是新闻的生命,可令人唏嘘的是,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各种假新闻扑面而来,真实反而越来越成为一种可贵的优点。《了不起的你/“遗书”里有什么,让儿子一夜长大?》一文让我对新闻的“真实”有了新的认识。在我的以往认知中,人物报道要弘扬真善美,主角应该是一个拥有良好品质、近乎完美的、在任何方面都可以成作文吧https://wWw.ZUoWen8.CoM/为他人榜样的人,但这篇作品让我对人物报道有了更加深入和成熟的了解。人是立体多面的,不可能会在每个方面都十全十美,这篇人物作品中的父亲一方面是一个有家国情怀、有民族大义的人,但在另一个方面,他又不懂得怎么和自己青春期的儿子相处,甚至也会对儿子讲脏话,但记者完整保留了这位父亲“负面“的一面,让这位父亲的形象更加立体,也使整个人物更加鲜活,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人物报道的真实,不是只一味地只向公众展示真善美的一面,还要多用“脑力”,要有发掘主人公的多方面性格的能力。这样,才会发挥出好新闻真实的力量。

  好新闻要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好的新闻记者要站在普通民众角度,用“眼力”发现群众的困难,正确践行“笔力”,发挥笔杆子的作用,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最佳推动社会建设奖的作品《瞅瞅这”尬厕“,真气人!真愁人!》中,记者在沈阳周边的农村采访时看到的农民家中刚刚改造的厕所或废弃不用,或被当作仓库,把它和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的乡村振兴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抓手——“厕所革命”联想到一起,最终的稿件引起了网友的强烈的关注,最终推动了各地政府对于农民家中“尬厕”现象的解决,整治了这场形式主义的歪风。这正是好新闻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体现。

  这期新闻大讲堂给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要把说和做结合起来,对于好新闻,每个新闻专业的学子都会在课本上学到很多,但真正重要的是要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起来,用实际行动切实践行好“四力”原则,要把脚力抵达更多平时不被关注和注意到的群体,深入基层,用报道来推动问题解决、社会进步,彰显新时代新闻人的勇气担当和人民情怀。

学生《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例文八篇【三】

  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的刚需,是引导社会情绪的润滑剂,是媒体社会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深度调查报道往往和负面报道联系在一起,正确开展舆论监督并不是与新闻宣传对立。在全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只有正确认识舆论监督,理性把握舆论监督,才能揭露时代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最大化的发挥正面传播价值。

  舆论监督报道要紧贴时代脉搏,回应社会关切。舆论监督报道的选题应该具有前瞻性,不仅要聚焦热点话题,更要关注那些隐藏在深处的社会隐患问题。当新闻调查记者面对众多冗杂信息的时候,要敏锐的捕捉线索,坚持公共的传播价值。《神秘“曹园”》系列报道一经播出便迅速聚焦民众目光,其吸引广泛舆论关注的原因关键在于该报道选题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而此时,偏偏有人顶风作案。在黑龙江省的军马场国有林区里,竟然有人毁林、削山、挖湖,建设私人庄园。记者随后了解到,当地社交媒体已经出现不少关于“曹园”的传闻,甚至该私人庄园已经被相关部门认定违建,但是多次行政处罚都没有结果,“曹园”却越建越大。显然,“曹园”严重侵犯社会公共利益,同时也反映出地方政府并没有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因此,该新闻选题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

  舆论监督的选题必须要以党中央的最新精神和政策为标尺,坚持党性原则,把握好舆论监督的时度效。主流媒体应该努力发现社会发展过程出现的不良现象和问题,通过新闻报道开展新闻批评,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维护人民的利益。新闻工作者必须吃透党中央的政策,在实际工作中贯彻党的政策理念,带着疑问出发,看看国家政策在基层的最后一公里落实的怎么样。只有发现问题,才能得到中央的重视,才能加大地方问题解决的力度。比如,棚改烂尾、宁夏西海固地区百万大移民、高考替考、南阳新野县占农田建养猪场……这些问题与社会民生紧紧相关。媒体曝光这些负面信息,相关部门果断处理,最终违法违规行为得到严惩。在这个过程中,民众可以看到媒体的有力监督,看到相关部门的处理决心,看到政府为人服务的态度,那么,民众对媒体和政府的信任度得到提高,党的政策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自然就带来正面的传播价值。相反,如果媒体在民众关心的热点、痛点问题上失声,那么则会丢失民心、积民怨,降低媒体的公信力。

  舆论监督报道不能只靠一家媒体发声,同行合力才能形成舆论矩阵,弘扬社会正气。中国之声对“曹园”独家曝光后,除了央媒对“曹园事件”进行跟踪报道之外,一些地方媒体也对“曹园”主人进行调查。同行媒体也不断跟进报道,增补信息,让受众对“曹园事件”有了更加全面立体的了解。主流媒体在舆论监督中有着独特的传播力,但是,地方媒体也要行动起来。只靠党媒发力,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要想形成一个全方位、全覆盖、良性的舆论监督环境,各方媒体都不能缺位。

  习总书记指出: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网络信息泥沙俱下,只有把控好舆论监督,才能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增加社会凝聚力。

学生《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例文八篇【四】

  脚下有泥心中有光笔下有神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创设于2020年,邀请优秀新闻工作者作为讲述人,汇集优质新闻资源,更好地引导我们新闻学子认识中国国情、坚定“四个自信”、树立新闻理想、提升专业能力、成为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有本领的新闻传播人才。以下是对第5集《脚下有泥心中有光笔下有神》的观后感。

  本期请到的讲述人是赵承,新华社内部主任,高级记者。荣获新华社十佳记者、新华社领衔记者、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中直机关“五一”劳动奖章、长江韬奋奖等荣誉以及多次中国新闻奖特别奖、一等奖等,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组织指挥了一系列重大战役性报道,在时政、经济等报道领域和中央文件起草等作出突出贡献,领衔采写了一大批精品佳作,多次获新华社党组通令嘉奖和记大功等表彰。( wWw.BsMz.nEt 转载请注明 )。

  第一,是关于“脚力”的思考:在新媒体语境下、在新兴技术充斥采编工作的情况下,身为学生的我有一个疑问:记者要秉持何种状态去进行新闻报道,记者是否还需要如从前一般去费劲脚力调查走访?

  “脚力”筑其基,“眼力”塑其骨,“脑力”铸其魂,“笔力”丰其神,这是赵老师在本章讲述的主题,我认为也是能够回应上述疑问的关键词。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需要。也许从理论层面来看,回答几乎是肯定的,但在实践中,在新媒体环境中,却出现了很多不需要调查走访即可以发“新闻”的“记者”,在这种情况下,记者的“四力”变得尤为可贵。

  在新时代,在新媒体传播的环境下,认真践行“四力”,是我们新闻舆论工作者更好地完成使命、履行职责的必然要求。记者要更注重脚力的实践,无论是要深入采访、调查,还是日常走访,正如赵老师说的:“如果脚力不过关,眼力、笔力就会成为无根之木”;也只有扎扎实实锻炼脚力的过程中,作为新闻学子的我们才能更好的读懂世情、国情、党情,才能更深厚地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例如《砥柱人间是此峰》和《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两篇报道,精英采编团队赴地方考察、走访田庄,还原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走访群众时的50多个故事,最后精选出10个故事报道。在这10个故事中,许多细节只有与群众面对面才能感受得到,并讲述出来,这正是“脚力”给记者带来的宝贵财富,是任何技术都无法比拟的。

  第二,是关于“党与人民”的思考:新冠病毒疫情打破了全世界的宁静,从首例病患被报道以来,国际上有关中国的失实化的污名报道屡屡出现,一些不法分子试图将国内舆论趋势搞乱,这是绝对不被允许的。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新闻人更要做好舆论的引导者、社会的守望者、正义的传播者。为什么在党的百年生日,要积极呼吁我们年轻人重温党史,就是要加强党性与人民性的联系。我们党与人民的紧密联系自古有之,并且会一直延续,只要党和人民紧紧站在一起,团结一致,就能够粉碎不法分子的破坏念头,就能够继续行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

  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1934年,中央红军在江西渡河长征。30万于都百姓在深夜用门板、床板等,划着渔船给红军架桥,晚上架桥、清早拆桥,一切恢复原样。反复四天,直到全部红军渡河,敌人毫无察觉,一起渡河的还有数万于都子弟。这个故事,非常生动地展现了党与人民的情谊。党根植于人民、生长于人民、为人民服务。显然的是,学习这样的党史,能加深我们对党与人民关系的思考。在当前变化诡谲的国际环境中,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个新闻舆论工作者,增强脚力是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课题,是一项永远在路上的工作。

  第三,是针对“眼力”的思考:“眼力”塑其骨。眼力,是大浪淘沙中识真金、是乱云飞渡中辨晴雨、眯眼乱花中鉴真伪,眼力的核心是正确的政治鉴别力。以正确处理新闻报道新闻性、时效性和政治性的关系。在信息碎片化时代,如何选取有效信息,如何获取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对新闻工作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在其中有一个例子,新华社山西分记者在朋友圈分享一个村庄名字的变化,从“千年穷”到“万年饱”。这个信息在朋友圈分享后,并没有被淹没在信息庞杂的生活化朋友圈中,而是被敏锐地察觉到,并且做了专题报道。两名记者在村庄住了四个晚上,白天田间地头、晚上锅台炕头,采访了大量的人和事,掌握了大量素材,最终写出了《从“一宿饥”“千年穷”到“万年饱”——吕梁山腹地的山乡夜话》这篇脍炙人口的文章。

  眼力对于新闻人来说,更是新闻敏感性。能够敏锐察觉到什么样的选题我们应该报道、如果需要报道我们采取何种方式报道、在何种社会背景下我们的报道才能取得最大的社会效果和宣传效果?这也和我们本学期的课程达成了一个映照,作为一个新闻学子,要从一篇消息、一篇评论、一次电视报道中,找到我们需要学习、值得学习、需要警醒的细节,这同样是一种新闻敏感性,是身为学生我们需要做到的。同时,好新闻也离不开眼力的发掘。我们应该努力练就一双慧眼,先人之所见,见人所未见。

  最后以赵承老师的一段话作为观后感结尾,作为新闻学子,我们更需不断地朝着这个目标继续努力:“拜人民为师,以基层为课堂,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理论、阐释方针政策、传播主流价值,更好地引导舆论服务群众,把党的主张变为群众自觉行动。”

学生《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例文八篇【五】

  践行“四力”永远在路上

  2015年11月27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说:“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若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到国家对于脱贫的决心之大,力度之大。

  贫困之深,数据支撑。四川省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有4970万人,88个贫困县,11501个贫困村,其中凉山彝族自治州贫困人口最多,全州当时17个县里有11个国家级贫困县,3747个村中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2072个。记者选择了最具典型的凉山腹心地带的昭觉县,去当地人都不愿意去的支尔莫乡的勒尔村——后来被称之为悬崖村。悬崖村具备一切新闻的要素,它盘踞悬崖绝壁之上,脚下是万丈深渊,进村之路触目惊心,甚至是心惊肉跳。

  要想富,先修路。悬崖村村民们世世代代的最大愿望就是修路,因为修路带来的就是出行方便,可以干养殖业、盖新房、娶媳妇。留给我映象最深刻的一件小事是,悬崖村的村民也学习邻村种植脐橙,果实成熟后要把脐橙人工背下来,然而一些黑心的贩卖者以村民肯定不会再人工把橙子背上去的事实来压低他们橙子的出售价。一方面体现的是人心的恶劣,更让大家发愁的其实还是交通问题。悬崖村的贫困,悬崖村的万众瞩目,追根到底其实是交通方式赋予它的独特性,天梯式的上山路,随时随地可能掉下悬崖的危险等等都让人们深刻认识到这个地方脱贫攻坚的困难和阻力。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记者亲身经过4个多小时的攀爬,了解了村子实际情况之后,又经过4个多小时之后终于下山,之后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与老乡同吃同住同睡获得第一手的新闻资料,又用一个多月时间每天在编辑室黑白颠倒的剪片子,最后在半年后播出,引发社会重大反响。这是对践行“脚力”的一次深刻体现。好的新闻题材从来都不是坐着等就自己走过来的,而是需要记者深入基层,深入实践,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出来的。

  扶贫先扶智,扶贫先扶志。落后的思想意识、因循守旧的生活习俗,由于交通不便带来的幼小阶段适龄儿童的入学问题,都是扶贫工作需要一以贯之去解决的问题。扶贫工作不单是拿着政府的钱发给贫困户这么简单,而是要精准到户,真正帮助村民用政府资助的钱创收,获得可持续的资金收入。就像讲述中提到的领补贴款发给村民,让村民成立养羊合作社,采用入股制,创收之后大家一起分红,这才是所谓的长期精准和实干兴邦。

  认识贫困,解决贫困。报道样本本就应该是普遍但不普通的,记者的报道也从来都不能是简单的炒作成为一个扶贫的盆景。就像他们自己提到的一样,悬崖村的价值不在于刺激和猎奇,而在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供实事求是的样本价值。而报道出来的最大意义是让公众认识到贫困的问题,从而去着手解决贫困。

  践行“四力”永远在路上,记者要有发现新闻的一双“慧眼”、要有耐得住寂寞的“笨功夫、要有在大事大非面前敢于斗争的清醒思维、更要有妙笔生花的写作功底。这四个要求其实也正深刻体现出“四力”的真正内涵。

学生《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例文八篇【六】

  增强四力与新时代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习近平于2018年8月22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这对新时代卓越新闻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新闻工作者加强四力的培养,不断提升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是成为新时代卓越新闻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写出高质量新闻作品的重要保证。

  脚力在四力中排在第一位,其实这说的是新闻人的看家本领“脚底板底下出新闻”。一个作品被评为好新闻的标准之一就是,作者是否扎根一线。只有深入基层,在实践中追寻新闻真相,才可能有不可替代的收获。最佳人物报道一等奖作品作文吧https://wWw.ZUoWen8.CoM/《255空中漫步》,讲述了保障成贵高铁西溪河大桥安全运行的桥隧工的故事,三位新华社记者跟随工人完成了整套检查流程,最高爬到了拱桥的顶部。他们走进基层一线,才能体会出最接近采访对象的感受,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故事。

  新闻工作者增强眼力,就要练就一双慧眼,这样才能看得清看得透。眼力不济,就无法捕捉到沾泥土、冒热气的鲜活故事。新闻工作者一方面要增强观察力、发现力,眼光敏锐独到,对事件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另一方面要善于发现人民群众的需求,从人民群众需要解决的小问题中发现事物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做到回应社会关切、弘扬社会主旋律、把握时代发展潮流。

  新闻工作者增强脑力,需要练就缜密的思维,想的细致、想的全面和深入。脑力缺乏,就难以挖掘新时代下市民的新风貌和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奋斗和追求。首先,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党的领导路线和思想方针,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其次要做到善于创新,媒体融合趋势深度发展,媒体转型迫在眉睫,新闻工作者也应该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把自己塑造为综合型人才。

  新闻工作者增强笔力,就要写得好,说得好,做得好。脚力、眼力、脑力的成果最终都要通过笔力来呈现。文字的力量是巨大的,新闻工作者要运用好手头的笔杆子。有的新闻工作者说的好,但却写不出好作品,归根到底还是功力不够。写出好文章需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因此新闻工作者需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用阅读经典理论著作武装自己,并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找短板,不断提高自己的实务能力。新闻工作者要淬炼笔力,在精确表达中浑然一体,致力于为时代书写大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新闻工作者只有不断增强自身四力,努力成为新时代卓越的新闻人才,才能肩此重任。

学生《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例文八篇【七】

  不到现场不写稿,这是人民日报记者的一条铁律。人民日报新闻协调部的张炜向我们讲述到。实践是理论的基础,是新思想产生的温床。在重大主题报道中,更是要做到细而有节,贴合主题,多余的事不写,多余的话不说。人民日报的头版“新思想从实践中产生”系列报道就是采用亲历者、当事人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报道,获得积极的成效。报道刊发后反响强烈,累计网络浏览量超过3亿,2019年获评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从讲堂中我学习到佳作难得,重大主题报道的成功也很难,既不像突发新闻的天生有料,也不像评论那样可以一鸣惊人,做不好非常容易陷入一种无人理睬的窘境。重大主题报道块头大、跨度大、宏观性强、综合性强,不好掌握。张炜总结道,重大主题报道写不好,通常是因为掉入了以下四个陷阱当中。其一是没料,沦为材料的复印机。通篇文件表述连例子都是干干巴巴的,只有重大事件中的知识点,却没有让人回味的记忆点。其二是没有“魂”,沦为“历史的复读机”。看上去旁征博引,纵古论今,但细看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事物的成因缺乏探究,或究之不深,对变化的规律缺乏揭示。其三是没有“骨”,沦为“拼凑的故事汇”。左拼右凑,松松垮垮,缺乏提纲,没有逻辑统摄,缺少结构铺排,只见物理组合,不见化学反应,故事一大堆,满篇皆闲话。其四是没有”气”,沦为”叙事的流水账”。重大主题报道需要叙事的大气魄和历史感。但大气魄不是大而无当,历史也不能过度拔高。”料、魄、骨、气”四个方面,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缺一不可,四者相得益彰。

  如何跳出重大主题报道报道中这四大陷阱,可以从四个问题入手,那就是”如何采、写什么、如何写、怎么说”,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怎么采就是怎么去收集素材;写什么,就是怎么去筛选素材;如何写,就是如何把握主题,而怎么说就是需要的表达问题。这四个问题,怎么解决呢?新闻”四力”中”脚力、眼力、笔力、脑力”给出我们答案。”眼力”解决了”如何采”的基础问题,”眼力”解决了”写什么”的筛选问题,”脑力”解决了”如何写”的把握问题,”笔力”解决了”如何说”的表达问题。只有从这四个方面守正创新,才能够在收集最有价值的素材,确定最有价值的选题,创造最有价值的内容,书写出最有价值的语言,在做好对内宣传的同时,也做好对外传播。此次报道中有很多生动的小故事,鲜活的群众语言,是《人民日报》重大主题报道故事化创新的一次成功探索。

  作为即将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我,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给了我深刻的教育,现在的新闻工作者并不是以前单纯的“爬格子”工作,作为新时代的媒体工作者,我们要无所不能,无所不知,努力成为一名全能记者,既能采又会编,又会拍又能写,熟练具备最基本的专业素质。结合新媒体时代的时代进步,增强“四力”迫在眉睫,这不仅是我们守正的途径,更是我们创新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理应承担起肩上的责任,正所谓“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是我始终牢记心中的至理名言,也将指引我永远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奉献微薄之力。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学生《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例文八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news/20797.html